投资理财四步走 轻松告别“月光族”
浏览次数:1137 分类:理财
在理财这件事上,有一条著名的“二八原理”——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懂得如何跟钱打交道,而剩下的百分之八十,只会被银行卡余额牵着走。不如我们来练习一下,试着走走这四步,挤进那20%里面。
投资越早越好
在投资这件事上,时间即成本。我们不妨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叫枣枣的女生,在20岁的时候就开始理财,并且得到了每年收益7%的结果,连续投入10年后就不再投入本金,而是完全用之前的利息在盈利;婉婉比枣枣晚了10年开始做理财,且持续投入本金,也取得了同样的每年收益7%。
投入更多、时间更久的婉婉,收益能和枣枣持平吗?结果令人震惊。因为晚了10年,婉婉追了20年最后的收益只有87000多块,还不及只投资十年的枣枣。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呈指数增长,财富基数越大,利润也就越大。
所以,理财这件事情必须越早开始越好。否则你可能穷尽一生,也无法追得上别人。
减少“拿铁因子”支出
投资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抗过去旧的消费观。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世上只有少数人“花钱是为了赚钱(投资)”,而绝大多数人是“赚钱是为了花钱(消费)”。
在成为一个聪明的理投资者之前,先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而理性消费的第一步,就是要省下不必要的花销。拿铁因子,是作家兼金融顾问大卫·巴赫首先提出的,源于一个小故事: 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看似很小的花费,30年累积算下来花钱竟达到了70万元。
假如你是个资深烟民,每天都要抽一盒烟,按照10块钱一盒算的话,一周就是70元,一个月就是280元,那一年就要3360元,30年就要100800元!如果你是个喜欢喝下午茶的女孩儿,每天20元,一周就要花费100元,一个月就是400元,一年就要4800元,30年就要144000元!
“拿铁因子”就像一只隐形的怪手,在你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从钱包里悄悄偷走了好多钱。所以,有的时候决定财富积累的不是某一项大的收入,而是隐藏在我们不注意的细节当中,就像沙子在慢慢的从我们手指中滑出,我们甚至没有任何感知,甚至都无法发现这种遗漏…..
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钱
比记账容易得多的理财第一步,就是数钱。
越容易的事情,大家反而越不愿意做。月光族们,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总资产的具体的数目。他们脑袋瓜里面通常只记得这些:大概是有10万投了股票。现在价格多少?应该亏得蛮惨,根本不想看……前几个月买了一笔银行理财,但是忘记什么时候到期了……每个月都有做基金定投,但是投了多少来着?
这种“佛系理财”最容易导致的结果就是——稀里糊涂买了份长期理财产品,暗暗搓手等待闷声发大财,却发现下个月的房租还没预留,而手里已经没有闲钱了。
最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正儿八经把自己每个账户的余额列出。将钱分为三部分:日常开销、短期理财预算和长期理财资金。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三个银行账户上。这样一来,至少你已经迈开了理财的第一步:清楚知道自己有多少财可以理。
了解资产配置
清楚自己的总资产后,就可以动手做“资产配置”了。
资产配置主要是一种投资策略,它是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决定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按照时间跨度,具体来你可以这样做资产配置:随时要花的钱,放在随时可以拿出来用的货币基金、各种宝宝类产品上。将长期固定的闲钱投入长期理财产品,比如基金定投;一定期限后要花费的钱,比如你车子的首付,存入期限明确而且收益有保障的产品上,比如银行定期理财。
经过这一番“一盘点、二分配、三配置”的流程,你的财富才开始走上快车道。
下一篇: 女性掌握P2P投资理财 提升家庭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