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募基金权益类产品发行困难 固定收益产品逐渐升温
浏览次数:1197 分类:理财
种种迹象显示,A股持续调整之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据悉,7月以来,公私募基金的权益类产品发行困难已成普遍现象,产品募集规模较6月份大幅下降,一些产品不得不延长募集期。同时,信托、债券基金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开始升温。
“现在权益类产品的募集很困难。”北京某公募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感慨说,近期该公司发行的一只偏股型基金不得不延长募集期。这并非个案。Wind统计数据显示,7月共新成立41只公募基金,较上月的137只大幅减少。其中,7月共成立17只股票型基金,募集规模为53.94亿元,较6月的882.88亿元大幅下降,创去年10月以来单月规模最低。7月共成立18只混合型基金,规模为2174.35亿元。不过,当月证金公司通过华夏、嘉实、南方、招商、易方达等5家基金公司新成立混合型基金,总规模为2000亿元,意在借“基”入市。剔除这2000亿元资金后,7月混合型基金的成立规模仅174.35亿元,而6月成立规模高达1280.13亿元。
在新产品“滞销”的同时,近期公募基金面临一定赎回压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股票型基金的份额为10034.03亿份,较6月的11045.16亿份减少1011.13亿份,减少9.15%。从多家基金公司获悉,目前公募基金的赎回压力主要来自散户,机构客户尚未出现较大规模的赎回。
与权益类产品“滞销”相反,近期固定收益产品逐渐升温。
一家大型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人士表示,前一段时间客户配置阳光私募产品的特别多,但A股大跌后,客户开始担心风险,目前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要多一些。另一家信托公司人士透露,近期该公司发行的一款基建类集合信托计划出现了“一抢而空”的现象。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后,资金更多地涌入短期固收产品,显示出市场观望情绪浓重。上述信托公司财富中心人士透露,相对于期限长的固收产品,目前客户更倾向于配置短期产品,如1个月、3个月期的现金管理产品。
兴业证券(10.25, -0.29, -2.75%)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从社会财富再配置的角度看,股灾之后的风险偏好有所降低,“杠杆牛”需要休整,但从股票占居民家庭财富的比例、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权益类投资占比、证券化率等指标来看,股票资产配置提升的空间仍很大。现在大盘仍处于相对低位,观望的“滑头”将随着反弹而改变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