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美的开启科技公司触达智慧建筑乃至智慧城市征程
返回

美的开启科技公司触达智慧建筑乃至智慧城市征程

浏览次数:761 分类:产经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空间一直以来就被寄托了美好的期待。中国人对于未来城市的模样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有了较为细致的构想。

1961年,在北大化学系念书的叶永烈,撰写了一个叫《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故事。这本书通过小记者小灵通在”未来市”漫游时的所见所感,对未来城市的生活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幻想。

50年前的中国人就猜想,未来的屋顶,都是用一种银灰色的”硅片”做成的太阳能电池,加上蓄电池储能,提供家用电源;道路交通管理方面,则是电子警察和全程自动拍照监控的时代;公路两边,都是整整齐齐的绿色大树,看不见一根电线杆,因为电线全埋到地下去了。

对于彼时来说超现实的想象,很多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实现。而这座”未来市”能满足现代人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吗?显然是不能的。如果说,小灵通是站在农业时代畅想工业时代的城市,那么处于信息时代的人们梦想生活在怎样一个城市空间呢?

1.技术为建筑赋能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考古资料表明,世界最早的城市是位于约旦河注入死海北岸的古里乔,距今已有9000年左右的历史。此后,城市长期以来是人类进步最主要的中心。古罗马城以道路交通规划著称,留下了”条条大道通罗马”的美誉,也为古罗马科学、建筑、艺术、哲学的发展奠定基础。中国唐代的长安城,城市街坊以道路划分,仍采取类似闾里的形式,有严格的功能性区域设计。

工业文明以来,现代城市是人口、资金、信息等生产力要素集聚地,是交通、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等生命线工程集聚地。另一方面,城市是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集中地,如果公共服务赶不上需求增长将引发一系列矛盾,包括资源约束、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

与此同时,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于是,智慧城市应运而生。

2008年11月,IBM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两年后,IBM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缓解交通拥堵,消除安全隐患,促进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

一言以蔽之,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

创建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智慧建筑。智慧建筑的前身是智能建筑。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诞生于1984年的美国,它的”智”体现在设计部门对一座旧式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以及防盗等设备进行改造,采用了计算机进行监控,并且为客户开设了语音通信、文字处理、电子函件和资料检索等各种信息服务。

此后,许多国家和地区争相引进智能建筑。日本的智能建筑诞生于1985年,我国最早的智能建筑代表则是1986年建造的北京发展大厦。

虽然都是利用技术为建筑赋能,而且智慧与智能仅一字之差,但二者的内核有着天渊之别。智能建筑完成的仅是传统建筑达不到的管理网络化、设备节能等智能效果。

而什么是智慧建筑?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的定义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自动感知、泛在连接、及时传送和信息整合,具有自学习、自诊断、辅助决策和执行能力,实现安全可靠、绿色生态、高效便捷、经济节约的建成环境。

智慧建筑不再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而是富有智慧的生命体。

2.如何制造建筑”新生命”

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谢林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提出了那句描述音乐与建筑关系的至理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建筑不仅是艺术的,它也是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它需要进行智慧的思辨,也需要高超的数学、力学和工程技术知识。

当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建筑建材业嫁接,这个传统行业被赋予了全新的”智慧”内涵,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创造了更多可能。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1年,我国智慧建筑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964亿元;到2023年,国内建筑智能化工程市场规模将达到12276亿元。

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了智慧建筑这个赛道,并不断丰富其内涵。其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美的认为,智慧建筑应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一是最主要的机能设备可以自控;二是每个功能区域可以自制,可以提供良好的服务,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三是在整个数字平台,美的把所有的数据都融汇在一起,在最关键的地方能帮客户做出正确的决策,能够获得相应的平衡。

去年7月,美的集团中央空调事业部将ToC业务全部剥离后,成为一个纯粹ToB业务的事业部。去年下半年,美的收购了菱王电梯,正式进入了电梯行业。同年11月,美的集团中央空调事业部正式更名为”暖通与楼宇事业部”,并开启了一家科技公司触达智慧建筑乃至智慧城市的征程。

日前举行的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首届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上,美的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提出了”中国智慧”概念,推出国内品牌首个楼宇建筑智慧生态集成解决方案以制造”新生命”的愿景打造智慧建筑,构造出建筑的头脑、心脏、呼吸系统、代谢系统及神经系统。

其中,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负责完成信息化、数字化的大脑处理,提供顶层规划设计的全智慧服务;美控智慧建筑操控由三大神经系统的构成的数智平台;美通能源提供能源动力循环系统对建筑心脏提供造血;美的和CLIVET双品牌线的暖通空调犹如建筑的呼吸系统产生自净效力;菱王电梯负责保障建筑的物流人流信息畅通,以产生积极的运输代谢作用。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席JustineCassel曾在谈到智慧建筑时说:”智慧建筑有3个关键词:智慧分析、智慧定制化、智慧的行为改变。”

美的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提出的”中国智慧”生态集成方案与他认识的不谋而合。而且在

美的的描述里,传统建筑已经从单一的钢筋水泥,演变成可感知、有温度、会思考的”生命体”。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扮演着重要的推动角色,对建筑有机体的持续升级,以温暖的科技赋能建筑的方方面面,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等各类功能环境。

3.”中国智慧”是否能成为行业标杆

美的暖通与楼宇目前有哪些应用场景案例,”中国智慧”将在智慧建筑市场扮演什么角色,又什么意义,未来将快速落地。

据了解,目前,国内智慧建筑企业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国外厂商,主要将国外的硬件设备和解决方案搬到国内;第二类是国内的科技和互联网公司,主要是建立平台,其目标是获取建筑和用户的数据;第三类是国内的第三方软件公司,以定制化、轻资产的模式运营,但缺少硬件设备的支持,所以只能做到表面的智能化。

而美的在暖通空调、电梯等硬件设备上都具有优势,目前在软件技术投入方面,已在业界领先。可以说,美的已具备软硬件结合的优势,这也形成了美的在智慧建筑方面的护城河。

作为首个向智慧建筑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的国产品牌,美的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此次向全行业展示的”中国智慧”还有更高的战略意义。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大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今年两会焦点。美的”中国智慧”的提出也是一定程度上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美的暖通与楼宇就在其发布的《碳中和背景下楼宇能源解决方案》中明确提出对楼宇系统产品的两大要求:大幅度提升能效、灵活响应电网调节需求,并体现在为客户提供的方案和产品上。

事实证明,美的在细分建筑类别中,做了诸多耕耘,打造了极具行业针对性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例如,美的为广州地铁天河公园站(设计客流量18万人/小时,目前亚洲最大地铁站)提供的超高效智能环控系统及智慧运维云平台关键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机房有效COP均超6.0(比ASHRAE定义的优秀机房5.0提升26%),有效提高轨道交通环控系统能效水平,优化全生命周期成本。

在医疗行业,美的正在服务的上海某公立三甲医院项目中,美的开创性的搭建了医院后勤运维IOC平台,赋能机电物业、安保、设备科、护士等不同角色,将楼宇自控系统(暖通空调、电梯、门禁安防、变配电等)、医疗专项系统(医用物流、护士呼叫、输液报警等)、医疗信息化系统(电子病历、患者信息等)进行融合,从成本、效率、安全三个运维指标综合看板,从数据中识别风险、挖掘优化空间、提高效率,实现真正的智慧医院。

同样,在数据中心、商业综合体、住宅、工业、公建行业都有非常多的实践。

需要承认的是,相比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普及程度目前还比较低,同时也意味着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美的的”中国智慧”集成解决方案能否成为行业标杆还有待时间的考量。

但从技术基因移植、底层创新研发到场景化产品表达,美的暖通与楼宇在建筑智慧化时代之下的转型战略正以更快的速度落地,美的暖通与楼宇在这条道路上,正以坚实的步伐加速向前。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