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释放社会投资潜力 有益提高质量和效率
浏览次数:1766 分类:新闻
广义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这个广义概念,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与BOT相比,狭义PPP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对项目中后期建设管理运营过程参与更深,企业对项目前期科研、立项等阶段参与更深。政府和企业都是全程参与,双方合作的时间更长,信息也更对称。
财政部金融司巡视员周成跃近日说,近年来,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目前,评审已确定了两批223个,总投资8146亿元的示范项目。
周成跃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研究会上介绍,2013年底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财政部联合相关部门,为探索符合我国的PPP模式开展工作:初步构建了PPP制度框架,出台了PPP工作通知、操作指南、合同指南、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等文件,完善了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等配套办法。经过2年的探索,我国PPP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各地一大批项目落地实施,工作成效初步显现。
周成跃表示,作为创新性工作,PPP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逐步探索和解决。仍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仅将PPP视为融资平台的一种融资手段,工作协调上不到位、工作机制等问题频现;融资支持上不到位,信贷政策仍然沿用传统政府融资和企业融资的思路,缺乏专业的操作人员。
据国科大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汪寿阳介绍,国科大中国PPP研究中心于近日在京正式揭牌,财政部与国科大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达成合作意向,旨在将产学研结合政府经验,共同研究PPP模式释放社会投资潜力、化解地方债务压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将为我国PPP模式的推广和运用做出有益的新探索。
上一篇: 大数据连接和社会化协同提升物流效率
下一篇: 新五年蓝图展开 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