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薪潮下如何实现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
浏览次数:1181 分类:理财
【理财案例】
孙先生是上海工行某支行的分管小主管,在“限薪令”下达之前年薪有40万,限薪令下达之后年薪大概有36万,遇上此次“央企薪酬制度改革”,孙先生基本工资的比重有所下降,绩效薪酬的比重在上升。孙先生目前个人存款有100万,在上海拥有个人住房一套,银行类的理财产品投资有30万,家里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孩子,私家车一辆,妻子是一位中学教师,目前孙先生一家没有外债,双方父母都在老家。孙先生自己的孩子马上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而自己的工资不仅没有涨,反而还有所下调,而且银行类理财产品的收益接连下滑,会影响到家庭以后的生活质量,而且双方父母都一年老一年,便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嘉丰瑞德寻求专业理财师的帮助。
【理财目标】
通过投资理财保障自己的工资收入水平不降低,实现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
【财务分析】
孙先生现在处于家庭的成熟期,没有负债压力,妻子每月收入固定,有6000元,家庭年收入为:36万+6000×12= 432000元,加上两人的年终奖之类的,每年可以有45万元进账。但是孙先生每月的支出较多: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双方父母的养老费用和孩子的上学费用,大概每年需要6000元,二是家庭的日常开销需要3000元,也就是说每年的支出费用为:12×(6000+3000)= 108000元,实际上每年可以结余:45万-108000元=342000元。在理财师看来,孙先生自己每年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大概有150万,包括理财产品投资资金。
【理财建议】
根据与孙先生的沟通以及对其家庭资产的分析,理财师给出了如下具体的理财建议:
1、日常开支需要重新优化调整
据理财师的计算,孙先生每年的支出费用为108000元,明显过高,应该重新进行调整和优化,一方面孝敬双方父母的钱一部分可以换成实物供给和相关的保险替代现金,也可以接父母到上海来住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开车出行次数和不必要的孩子课外培训,孙先生的妻子自己也可以担起辅导孩子的担子。这样每个月就可以节省很多钱,家庭支出尽量控制在8万元以内。
2、理财产品配置要多元化
孙先生自己是银行从业人员,对银行类的理财产品非常熟悉,自己目前配置了30万,并没有其他的理财产品,明显投资渠道单一,投资风险过高,而且孙先生还有100万的闲散资金存在银行,没有充分发挥这笔资金的具体效用,可以按如下比例进行合理分配:
一是拿出20万配置基金类产品,可配置投资期限较为灵活的如稳利精选基金这类产品,最低可以拿到8%的年化投资收益;二是拿出20万配置一些除银行类之外的理财产品,因为央行的降准降息让银行类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一直在下滑,而如宜盛宝这类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可以保障投资者到期稳拿至少9.6%的投资收益,远远高于银行同期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三是拿出60万这笔大钱集中投资,不要购买股票,当前的行情不适合进入,可以配置能在震荡市中获取投资收益的一些理财产品,例如采用量化对冲策略的众星拱月MOM,就能保障投资者在震荡市中获取至少8%的投资收益。
3、取己之长也能赚钱
孙先生在银行工作了多年,又是小主管,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赚取工资以外的收入,理财师建议孙先生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的金融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寻求一些财经评论方面的兼职工作;另一方面根据孙先生现有的工作状态,其拥有专业金融知识和操作经验,可以兼职做一些专业理财公司的理财顾问,赚取适当的收益,前提是不能与本职工作相冲突。
4、健康保险要适当配置
孙先生是家庭经济来源的顶梁柱,承担养家的担子非常重,而且当前孙先生所在的银行加大了对绩效考核不合格员工的问责力度,这给了孙先生很大的工作压力,孙先生理应提早配置一些健康险种,例如大病医疗险、意外伤害险等险种,给自己的健康多一份保障。理财师建议孙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保费预算以及个人的具体需求配置保险产品,不能仅凭保险业务员的推销,也要注意防范一些保险陷阱。
降薪并不可怕,孙先生完全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财机构的帮助,拓宽自己的理财渠道来寻求自保,进而保障自己的收入水平不降低,从而为自己的家庭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