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信息通信新科技助力“智慧冬奥”
返回

信息通信新科技助力“智慧冬奥”

浏览次数:279 分类:科技

据报道,从2008年宽带应用的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5G大规模商用的北京冬奥会,在不同时期,以奥运会为契机,中国向世界展现信息通信的科技力量。

本届冬奥会,5G技术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成果融合,针对观赛、办赛和参赛场景,冬奥指挥调度平台、云转播、360度自由视角观赛等多项“黑科技”诞生。这些智慧应用如何提升赛事筹办的水平和效率?如何提升观众观赛体验?记者采访了多位参与冬奥科技应用研发的工作人员。

冬奥指挥调度平台、智慧车联网平台……高效调度多地资源、满足园区运输需求

冬奥会筹办是一个庞杂的大工程。三个赛区分布在北京、河北两地,媒体、转播、交通、物流等业务领域复杂多元,工作人员众多、分布广泛。为将各方高效、统一地调度,依托5G网络,北京冬奥组委牵头搭建起冬奥指挥调度平台。

“根据冬奥组委需求,我们运用‘平台+5G公网对讲’技术开发了冬奥指挥调度平台以及专属APP,实现集群调度、多媒体信息、即时对讲、语音视频通话及定位业务等多种能力,专属终端只要连接上运营商网络就能进行业务通信。”中国联通冬奥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化雪告诉记者,与传统专网对讲相比,公网对讲的优势在于部署简便、价格优惠、不受距离限制,可满足冬奥组委在志愿者管理、火炬接力、场馆运营、车队管理、OBS转播、安保指挥、医疗救援等多场景的跨地域通话以及可视需求。如,借助5G通信和实时图像采集技术,赛场工作人员与后方医疗团队能够及时交流、接力救治。

针对冬奥场馆环境复杂、温度较低的特点,技术人员在设备的电池、线路等方面不断优化,以应对低温环境的负面影响,设计的5G耐低温“三防”终端能有效延长使用时间、发挥稳定性能。

除了跨地域调度需求,冬奥园区的环境复杂、人员密集、物资和设备运输需求较多,实现高效出行、安全运输,搭建车、路、人、云协同的车联网系统也是要啃下的难点工作。

在冬奥组委驻地首钢园区,乘坐自动驾驶汽车可逛园区,招招手就能在无人零售车消费……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资深技术专家刘琪告诉记者,园区的智能车联网系统部署了5G&C-V2X车联网通信网络、“5G+北斗”高精定位网络,覆盖首钢园区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实现了传输时延小于10ms的5G+C-V2X融合组网。基于5G+北斗的多源融合高精度定位可满足车辆0.1米级的室内外连续高精度定位需求,能够支持多类型车辆、多种业务运营服务。

“我们在奥运历史上首次将L4级无人接驳摆渡、自主泊车、无人配送等智能车联网业务整体应用到奥运场景,这不仅创造了绿色、高效、安全的出行条件,也将为国家5G智慧交通的商业化落地应用积累经验。”刘琪说。

云上转播,无人混合采访……科技提升转播效率,助力媒体工作

腾挪跳跃、风驰电掣,冬奥赛场的比赛紧张刺激、节奏很快,做好赛事转播、新闻报道,展现赛场风采、捕捉精彩瞬间,才能更好体现冰雪运动的魅力、筹办赛事的实力。

“本次赛事转播的最大亮点就是实现‘云上转播’,告别传统的‘线+转播车’工作模式。”负责研发工作的北京国际云转播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航告诉记者,虽然已有的转播技术已经很成熟、高效,但是一台转播车动辄8000多万元甚至上亿元,还需大量导播制作人员,其投入大、成本高。此外,有些资源难以重复使用,不够节俭。

“本届冬奥所用的‘5G+4K/8K超高清云转播’,依托‘5G+超高清视听处理+AI+云大物+区块链技术’,把转播现场的多路超高清视频信号通过5G或固网传输到云端,在云端实现多路信号的导播切换、图文制作等,再通过5G或固网,把输出信号传输到电视台或互联网视频平台。节目制作人员无需到现场,就可以在远程制作中心通过云端和现场互动,进行云端节目导播切换、配备图文台标等工作,并形成PGM信号分发到各个平台,在电视端、手机端、网络端等实况播出,从而实现了远程化、轻资产、专业级的转播服务。”苏航说。

比赛期间,引人关注的还有基于云转播技术、首次亮相国际赛事的远程无人混合采访系统。据介绍,该系统设有赛事现场混采区(运动员端)、摄像机远程控制端、云转播平台、云转播控制端、远端记者、展现端,远程摄像机遥控端可根据运动员的高低远程调整摄像机角度,保证运动员端画面能够完美呈现在记者端和观众端。苏航介绍:“能在避免人群聚集的前提下,保障记者通过即时视频技术与采访对象顺畅交流,同时也给记者提供广电级高品质、时效领先的音视频素材,甚至可以直接用来直播采访。”

苏航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和后奥运时代,云转播、远程采访等技术将会逐步在各行业领域全面覆盖,将加速驱动大视频产业,并逐步云化全媒体。

360度自由视角、360度环拍……智慧观赛,享受科技冬奥之美

进入国家速滑馆后,用户可以通过智慧观赛APP或微信小程序,访问MEC(移动边缘计算)平台上的应用,获得360度自由视角观赛、低时延视角定制、8K+VR包厢服务等观赛体验,还可享受多种赛场互动服务。

据介绍,360度自由视角是通过在现场部署一圈同步拍摄的摄像机,全方位采集现场画面后,再利用三维重建、渲染技术来合并不同相机视角的画面,从而实现视角自由。“我们还基于主视角实施了8K&VR传输方案,观众想看哪里,就给他传输哪部分的超高清视频,对于其它看不到的部分,就传输低码率的视频或者不传输,如此便能节省码率,避免浪费宽带资源。”国家速滑馆通信保障团队工作人员说。

在冬奥村,主媒体中心等地设置的中国联通体验中心里,360度环拍仪器颇受中外朋友欢迎。该仪器是对冬奥场景下“子弹时间”观赛体验的模拟。当运动员腾空跃起,画面瞬间定格,借助360度环绕拍摄,特效摄影般的画面即可展现眼前。在5G网络的加持下,观众在APP端滑动指尖、点击操作,观看唯美瞬间。

“观众可以自主交互来连续改变视角和位置,突破传统的定点和被动式观赏赛事,这些技术不仅为场外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观赛内容和视角,还解决了场内观众由于位置局限而导致观赛体验单一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从在一些场馆的监测情况看,现场画面与智慧观赛APP之间的时延约为0.3秒,5G和VR的完美搭配,真正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观赛体验。

在应用层面的背后,5G环境和传输技术的保障是基础,更是重点。“5G大带宽传输允许在短时间内以无线形式发送或者接收更多的内容,具体到视频观看、VR体验中,表现为高清晰度、少卡顿晕眩。”刘化雪介绍,8K&VR技术支持最新的SRT低延时视频传输分发协议、聚合传输技术,可以在复杂联网环境下确保传输高码率视频直播,在稳定分发VR内容的基础上,再加上各个赛区充足的5G基站,合力创造舒适、连续的观赛体验。

百年冬奥,科技相伴。历届冬奥会既是各国运动员同台竞技的精彩盛会,也是展示科技成果的闪亮舞台。本届冬奥会上智慧产品应用不但尽显科技与人文交融之美,也将启发、推动交通、通信、转播等多领域技术持续革新。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