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市民政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赋能,为智慧生活添彩
返回

市民政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赋能,为智慧生活添彩

浏览次数:313 分类:科技

两江新区礼嘉街道富安社区机器人正在为居民提供服务

 

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运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对新入院老人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

 

通过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居民就能享受到高效便利的社区服务

 

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3年来,市民政局紧扣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重庆市智慧社区(养老)云平台、重庆民政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截至目前,重庆市智慧社区(养老)云平台应用已覆盖6000余个村和社区、1500余家养老服务机构,重庆民政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实现民政信息资源内部整合和比对分析,民政部门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成效初显。

引入智能元素延伸养老服务触角

6月21日,仙桃街道同盛路社区网格员张华的手机,突然弹出一则安防报警信息:汇祥林里3000小区的陈婆婆家中,烟雾报警器被触发。

张华连忙拨通了陈婆婆的电话,但却无人接听。情急之下,张华直奔陈婆婆家,发现是炒菜过大的油烟引发了警报。

对于仙桃街道“慧年健康养老服务系统”而言,这场虚惊是一次成功的实战检验。这一智慧养老平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像陈婆婆夫妇一样的空巢和独居老人的后顾之忧。

在陈婆婆家,新近安装的智能网关、红外感应、声光烟感、一键求救紧急按钮等硬件,与智慧养老APP、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直连,所有数据汇总到后台服务系统。负责此项工作的百龄帮仙桃养老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旦陈婆婆生命体征数据出现异常或家中出现险情,系统便会立即联系老人或派人现场施救,从而形成包括老人自身、紧急联系人、网格员、网格长、街道值班室的五级预警响应机制。

除了在突发事件上保平安,系统投射在手机中的智慧养老APP,也是老人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APP中设有健康管理、智能设备、健康资讯等版块,详细记录老人每天的步数、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数和体检数据。配合相应设备,还可以观测老人睡眠、心率。整个APP操作简单,除了老人自己,其亲属也能通过APP监测老人适时健康状况。

在仙桃街道,和陈婆婆夫妇一样的空巢或独居老人有977人。绝大部分老人在选择居家养老的同时,也希望在就餐、医疗和家政等方面能获得服务。

为此,街道整合辖区仙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百龄帮仙桃养老服务公司、立信(重庆)数据有限服务公司等资源,构建起“政府主导、科技赋能、医养结合”“医+养+科技”三位一体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平台“慧年健康养老服务系统”。把养老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更多老人家中。目前,已有200多户空巢和独居老人享受到了这一服务的便利。

在仙桃街道智慧养老平台等区县、镇街及企业级平台背后,是全市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2018年以来,市民政局积极筹划建设整合养老服务资源,服务全市老年人和养老服务机构的信息平台,以连接需求方、供给方、第三方,连接数据、应用、智能设备,按照位置、星级、价格、服务评价等因素,为用户智能推荐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2021年2月,市民政局举办应用培训班,启动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全市应用工作。截至7月,已完成全市1581家养老机构备案登记和基础数据采集,年底前还将完成3132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基础数据采集,并通过“民政易”APP为群众提供精准的养老信息服务。试点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及运营补贴申请、等级评定申请、养老服务质量检查等在线办理和监管工作,促进养老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市民政局还以国家级示范养老院——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管理标准为基础,开发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以云服务方式交付全市养老服务机构使用,提高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信息化能力。目前,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市第一、第三社会福利院及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礼嘉康养中心等养老机构全面使用,取得较好效果。

打造智慧平台让社区治理更高效

5月28日,綦江区第十一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落幕。全区381个村(居)民委员会,圆满完成集中换届选举工作,实现了一次性选举成功率100%的目标。与往届选举相比,此次换届选举首度使用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大大提升了选举效率。

选举启动之前,綦江召集全区21个街镇的民政办主任及部分工作人员、400余名村(居)换届选举工作业务骨干,参加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应用工作启动会暨村(居)民委员换届选举信息化管理工作培训会。培训师先从平台整体功能介绍入手,帮助参训者掌握系统整体架构,再切入到关注度较高的“民主选举”模块,演示了选举重点环节的精细化操作。

信息化管理使得换届选举工作更加规范,各个环节都有迹可循,既强化了对选举过程的程序性监管,也保证了选举合法性的自我监督,更为后期化解信访矛盾提供有力的数据佐证。

今年3月,市民政局召开应用工作启动会,印发工作通知,以村居换届选举工作为切入点,推动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在全市应用。包括綦江在内,各区县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培训乡镇(街道)、村(社区)负责人及工作人员1.6万人次,全市6000余个村(社区)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同步使用“民主选举”模块。

助力选举,只是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的内容之一,其他内容还包括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建立了畅通高效的线上渠道。部分社区开始探索利用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完善网上协商议事机制、推进基层事务信息公开、畅通为群众办事服务通道,增强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效能,激发基层社会活力。

走进在两江新区翠云街道翠渝路社区不难发现,智慧社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社区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小程序等信息技术,搭建互动、服务一体化的智慧社区平台,整合物业、党员业主、业委会、社会组织、专职社工、志愿者、社区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力量。

平台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开展各类社区参与和共建类活动,做好党的政策宣传,密切干群关系;通过“书记信箱”、“微自治”、“微互助”为居民表达需求或意见提供渠道,实现社区协商共治;链接各类多元服务资源,让居民获取招聘、活动、社区服务等信息;通过“办事指南”告知各类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一次办结率;通过“线上办事”和“预约办事”实现养老待遇、生育证、医保卡、高龄津补贴等事项线上办理,降低办事成本;通过“微组织”,吸引居民报名参加各类社区社会组织。

纵观全市,市民政局加快推进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应用,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城乡社区为管理单元,以村(居)委会为管理主体,建设统一的社区信息资源数据库、社区协同治理平台和社区高效服务平台。整合人、地、物、事、组织等社区信息资源,以重庆全域高清地图为工作底图,分级管理区县、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界线和村(社区)、村(居)民小组管理界线,划分基层治理单元,应用“人房关联”和地址匹配、实时定位等技术,实现社区管理服务精准化、空间化、可视化、智能化。赋予1.1万余个村(社区)特殊法人代码。配合市大数据发展局推进人口综合数据库建设。共享使用市卫健委全市人口数据,经清洗后分解到各个村(社区),由村(社区)做进一步校核。实现换届选举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换届选举后的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监督委员会成员、村(居)民小组长、村(居)民代表等数据及时归集入库。上线“民政易”APP,整合政务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等内容,打造群众欢迎的公共服务品牌。与市大数据发展局共推基层开展“小切口、大民生”智慧社区智能化创新应用。

大数据智能化全面融入民政工作

以社区治理、养老服务两大领域为突破口,大数据智能化正全面融入我市民政工作,不断为人民群众生活添彩,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社会救助方面,市民政局建立了100余万社会救助对象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社会救助对象管理服务动态化、精细化。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实现与12个部门28类数据的自动交换。仅去年,便在线核查140余万人次,社会救助的公正性和精准度大幅提升。推进综合社会救助改革,各区县开展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困难群众的个性化、多样化救助需求,完善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更好地保障特殊困难群众基本权益。

市民政局以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业务为核心,实现成立、变更、注销、章程核准、监督检查、信用信息公示、校核等全程网上办理。加强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备案登记、信息核查、信息共享等,采集社会组织日常活动数据,逐步完善社会组织电子档案。完成社会组织信用代码统一赋码,信息平台服务全市所有区县登记管理机关、1.8万个社会组织。接入“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共享,通过信用重庆网站公示社会组织信用信息,打造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服务体系。

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市民政局设立资料检验、技术审验、实地查验、文化属性信息评审、数据核对和综合评审“六道关口”,严控地名普查数据质量。全市开展地名普查成果审验8次,地名成果数据入库45万余条。建设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平台,地名数据完成脱密处理,接入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开放地名数据接口服务,开通历史地名及沿革查询,推进地名公共服务数字化、便民化。

同时,市民政局还积极推进集约化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局信息系统全部迁移上云,将9个信息系统整合为1个。开展民政部“金民工程”第二批试点,打通与民政部数据共享和交换通道。按照《川渝民政合作框架协议》要求,加快落实川渝民政信息共享。接入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共享民政业务数据48类2000余万条,信息资源接入率达100%,市民政局累计被调用数据6400万余条。

大数据支撑婚姻登记实现跨省通办

近日,拉萨市民刘策和来自深圳的恋人王茉(均系化名)从涪陵区政务服务管理事务中心婚姻登记窗口领到了结婚证,在双方的实际居住地正式结为夫妻。成为在涪陵区民政部门领到跨省通办结婚证的首对幸运儿。

当天,刘策和王茉向婚姻登记窗口工作人员提交了身份证、户口本以及我市流动人口居住证。工作人员通过后台系统审核了证件的真实性和两人的婚姻状况后,指导二人在电子签名板上签字确认,为他们颁发了结婚证。

“别说疫情期间要隔离,就正常情况下,回趟老家往返最快也得两三天,机票也要好几千。跨省登记整个过程也就10来分钟。太方便了!”刘策高兴地说。

我市是全国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地区,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和全市通办。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内地居民,只要在渝居住并办理了《重庆市流动人口居住证》,均可在居住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

实现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和全市通办,得益于前期信息化工作的深入推进。2010年以来,我市每年在线办理婚姻登记40余万对,完成建国以来婚姻登记档案数据采集入库,共享法院判决离婚数据,婚姻登记信息入库1300万条。实现人脸识别、指纹采集,联网查询全国婚姻登记数据库和残疾人数据库,有效避免重婚和禁止结婚对象登记。同时,婚姻登记档案实现电子化,并与档案部门联网自动归档。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