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大数据赋能 农业迈向标准化
返回

大数据赋能 农业迈向标准化

浏览次数:238 分类:科技

 

大数据、云计算、5G、无人驾驶、北斗导航、区块链……越来越多的新科技逐渐应用于农业,让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让农村安上智慧的“芯”脏,让农民过上智慧的生活。

大数据赋能

农业迈向标准化

6月10日,在芜湖市峨桥镇中联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无人拖拉机卫星平地、无人拖拉机旋耕、无人抛秧机、无人植保机、自动灌溉等“黑科技”,在搭载了数字化管理设施的高科技农田中轮番亮相,充分展现出“无人农场”的智慧魅力。

这是智慧农业的一个缩影。什么是智慧农业?在与会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看来,智慧农业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与农业深度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

“过去农民主要是靠经验种地,传统农业没有标准化,更谈不上数字化。而智慧农业借助现代科技,逐步让农业生产实现标准化。”位于芜湖的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熊焰明表示,公司立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数据为纽带,致力于成为高端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双引擎”驱动发展的高科技企业。

发展智慧农业的难点在于数据的收集。没有数据,就没有智慧农业。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智慧农业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农机,让农机成为采集数据的移动终端。记者在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一台AI(人工智能)小麦收割机安装了位置传感器、视觉传感器、测产传感器等30多个传感器,能够在收割小麦的过程中同步收集数据,并上传到系统平台。据介绍,该公司从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AI农机采集数据量达数十TB(万亿字节),图片数十亿张,涉及作物、环境、农田、农艺、农机等方面。

“公司每年销售几万台农机,这些农机如果都能成为数据采集移动终端,那么数据收集能力将大大提高,成本也会大大降低。”熊焰明表示,低成本收集数据,智慧农业企业才会有竞争力。

赵春江认为,智慧农业带动农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精准高效绿色方式”转变,从“过度依赖人工”向“以机器为主”转变,从“主观经验判断”向“大数据智能决策”转变。

降本增效

促农民增收

时下,正是水稻插秧时节。而在中联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没有农民弯腰插秧,取而代之的是,水稻有序抛秧机正在田间高效作业。工作人员介绍说,该机一次抛掷13行,一小时可作业12亩,工作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用该机抛秧,对秧苗无伤害,成熟期相比利用插秧机插秧提前5到8天,产量提高10%到20%,种子、肥料用量更少,克服了育秧难、返青慢、分蘖晚等难题。

“通过投入与产出分析得出,在同一实验基地仅在化肥、农药成本上,数字化管理比普通管理每亩节约108元;在水稻生育期内,数字化管理比普通管理减少氮肥用量21.8%;对同一品种采用‘实收实测’方式,发现数字化管理比普通管理增产14.3%。”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勇富说,中联智慧农业在国内率先推出全程水稻数字化种植解决方案,通过“天、空、地、人、农机”五位一体数据采集、模型分析,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在降本增产、节肥减药、提高品质等方面效果显著。

在芜湖市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今年中联峨桥智慧农场以点带面,联合芜湖各县区40户农业经营主体,将运营模式复制推广,形成约2万亩的智慧芜湖大米种植圈。

“推广智慧农业后,相比普通种植,农药化肥投入、人力成本等降低了很多,收入提高20%到30%,预计今年能够增加20万元左右的收入。”作为中联智慧农业方案的实践者,智慧芜湖大米响水涧示范基地负责人李刚对记者说。

智慧农业增的不仅是“产”,还有“质”。智慧农业借助区块链技术,有助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集体维护、可以追溯、全程留痕等特点。借助区块链的技术优势,智慧农业企业打造“区块链溯源平台”,实现了农产品从生产、加工、销售到流通环节的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吃得更安心。

解决痛点

走向产业应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不过,目前智慧农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目前,不少智慧农业是盆景,是给人看的,不好用。”有业内人士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珍玉认为,智慧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痛点,比如高标准农田标准不高、农产品“卖难”、数据好看不好用、贷款难、贷款贵等。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在会上表示,有的地方还没有看到未来智慧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农业专用传感器、动植物生长模型、大数据算法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数字技术产业化滞后,推广应用成本高;数据资源建设基础薄弱,在线自动采集数据渠道狭窄,政务数据、行业数据、社会数据、企业数据尚未形成汇聚、共享、利用的机制;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三个环节没有打通、形成闭环;数字技术推广应用与生产需求脱节,应用场景找得不够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能够掌握运用数字技术的农村人才缺乏。

“智慧农业关键要实现科技支撑与引领。”在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吴文革看来,智慧农业首先要明确技术攻关方向,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科技攻关,人是决定因素,这需要构建人才梯队,培养复合型人才,包括企业的创新人才、管理人才、产业应用人才等。

“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解决科研和生产‘两张皮’,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农业种源、装备、设施与加工设备等关键环节和领域,破解一批‘卡脖子’技术,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农业创新体系。”袁勇富表示。

熊焰明表示,未来将加速物联互联、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打造作物全过程数字化种植方案,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产业融合升级,助力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