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3月出口改善昙花一现?或将面临两大不利因素,这些行业冲击最大
返回

3月出口改善昙花一现?或将面临两大不利因素,这些行业冲击最大

浏览次数:884 分类:股票

据海关总署消息,以人民币计价,中国3月出口同比下降3.5%,预期下降17.5%。出口数据好于预期,不过机构普遍认为,3月出口数据环比大幅回升或难持续。

华泰证券认为,3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为-3.5%,较前值-15.90%有一定改善,主因在于:1)前期因延期复工积压的出口订单陆续交付;2)外需下滑对出口的拖累在3月中下旬才发酵。但是到4月,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将对出口形成较大冲击,作为全球贸易领头羊的韩国4月上旬的出口已下滑18.6%。因此认为,出口仍面临严峻挑战,需结合3月和4月数据综合判断外需下滑的影响。其一、外需急剧下滑是在3月中下旬开始进一步演绎,企业面临的问题正在转变为订单消失、有复工但难复产。其二、4月中旬欧美疫情有见顶迹象,但是新兴市场国家疫情加速,全球防疫战线或将拉长。

浙商证券认为,3月以来国内进入“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防疫后期,疫情扰动下降,企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供给能力的回升成为出口数据走高的主要原因,彼时疫情全球扩散范围有限,海外冲击对外需的扰动较小。二季度,欧美经济受疫情冲击愈加严重,海外需求下行可能拖累未来出口增速,外贸订单的减少已经逐步开始显现,预计3月出口数据环比大幅回升较难持续。

民生证券认为,3月出口增速回升恐难持续,进口增速回升证明内需逐渐修复。全球经济收缩压力上升,出口压力需要稳外贸政策来缓解。三大原因促使出口回升,一是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出口企业渡难关的政策措施,包含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二是地方积极出台稳外贸政策;三是前期积压订单延期交付。3月人民币贬值有助于出口。

民生证券认为,近期,美元有走弱迹象,人民币汇率逐渐稳定。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前景和弹性好于欧美国家,人民币可能重回升值趋势。从3月下旬开始,海外国家经济活动断崖式下降,全球3月新订单指数接连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新低,二季度外需大概率承压,不排除出口增速低于2009年低谷。根据美国GDP走势的不同情景,估算2020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区间为-8.8%至-29.6%。在缺乏全球性财政政策支撑下,今年出口增速可能将接近区间下限。

东北证券认为,3月份进出口好于预期,但转折点未至,预计4月份进出口增速将再度下滑。3月份是各国防疫措施集中升级的时期,对服务业的打击立竿见影,但对制造业产业链的打击则需要一定传导时间。预计4月份供需与物流受阻程度将加深。机械设备、中间品和零部件生产厂家将受到较大影响,医药卫生用品和食品类影响最小。海外疫情将在4、5月份达到高峰,预计二季度将为进出口贸易的冰点,而后将逐步回暖。

国盛证券认为,3月出口增速超预期回升,主因前期企业停工导致的延迟交货,后续仍将延续下滑,4月可能集中体现。以美元计,3月中国出口同比较1-2月提升10.6个百分点至-6.6%,好于预期的-14%。外需方面,3月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制造业PMI分别较上月下滑1.0、4.7、3.0、3.9个百分点,且均处在荣枯线以下,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也连续2个月低于荣枯线,表明外需依然疲软。出口交货方面,1-2月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为-19.1,创历史最低水平,且是2016年10月以来首次转负,表明1-2月由于春节叠加疫情带来的企业停工,导致出口交货被推迟,而3月复工基本恢复后,积压的出口订单得到集中释放。往后看,由于疫情蔓延导致海外“停摆”,出口增速大概率延续下滑。

当前净出口占我国GDP的比重为0.8%,2019年出口对名义GDP同比的拉动率为0.9%,过去5年均值为0.7%。就此来看,出口大幅下滑对GDP直接影响有限。然而,考虑到疫情冲击下各国正采取“封国”以及经济陷入“停摆”,全球产业链将被迫中断,这将对经济产生额外的负面影响。申万一级行业中,2019年海外营收占总营收比重前五高的行业分别为电子28.9%、建筑装饰22.9%、汽车22.2%、化工20.2%、电气设备18.0%,若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大幅恶化,这些行业的盈利将受到较大冲击。

1111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